华西医院党委书记张伟为国家卫健委直属机关“青年大讲堂”(第一讲)授课

8月21日上午,应国家卫健委直属机关党委和机关团委邀请,华西医院党委书记张伟教授以“新发展理念下的自我成长”为主题为国家卫健委直属机关“青年大讲堂”第一讲授课。国家卫健委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兼人事司副司长杨建立主持报告会,中央和国家机关团工委组织部部长周娜出席报告会。

张伟书记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入题,深入阐述了“变”与“不变”的深刻哲理和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并结合国家综合医改和卫生政策的变化、世界科技革命对卫生健康事业带来的深刻影响,讲解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他从每个人发展的精神秩序角度,引导青年干部学会自我调节、自我认知、自我肯定。最后,他结合我院的创新发展,分别围绕“以患者为中心”、“新时代以员工为中心的治理模式”、“医(学)院创新发展的轴心”和“新时代医疗服务模式变革”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介绍了新时代公立医院事业发展的趋势,让机关广大青年干部更加深刻地理解医学和医院的发展方向。

杨建立同志在总结讲话中谈了三点体会:一是张伟教授的报告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实践性和启发性,传道授业解惑,把卫生健康行业的规律性、人文性、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科技在卫生健康行业中所起的作用讲的非常透彻。二是以一名精神卫生专家的身份,从自我认知入手,就“大我”和“小我”的关系、个人和国家的关系、社会责任和自我成长的关系为青年干部进行了指导。三是张伟教授结合华西医院的管理理念创新,紧紧围绕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介绍了他对卫生健康事业和公立医院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的思考,从宏观到微观,对卫生健康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杨建立指出,张伟教授从学者角度、党委书记角度和从公立医院党建专家组成员角度,上了一堂有意义的课,对我们年轻干部静下心来学习理论、强化信仰,增强信念、加强信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青年干部成长非常有用。

国家卫健委直属机关领导负责同志、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各指导组组长、委机关各司局青年小组长、直属机关各单位的团组织负责人、委机关40周岁及以下青年干部和直属联系单位40周岁及以下处级干部,共3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抢救生命!华西医院航空救援分队紧急出发

8月20日,四川阿坝汶川县境内因受强降雨影响,各乡镇不同程度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部分道路、房屋受浸。卧龙耿达镇磨子沟附近一水电站也因泥石流成为“孤岛”,20日晚,由于通讯中断,该水电站被困人员用内部电台向外发出求救信息。除了近60人被困,其中还有两名重伤员急需救治。

20日22时,我院应急办接到指派的救援信息,立刻派出航空救援分队2名医生2名护士,救援队成员均具备全国航空医疗救护专业资质。

因为讯通不畅,伤员具体情况不明,我院航空救援分队分为两批次。第一批次成员唐时元(急诊科)、佟乐(急诊科),其任务是抵达现场后评估伤员情况,开展现场救治,并接回我院;第二批次成员张蜀(急诊科)、毛远征(急诊科)在院内急诊科待命。此次救援任务除转运伤员外,队员也承担了在现场评估和救治伤员的任务,因此我院根据现场评估和救援情况,还集结了9名获得航空救援资质证书的队员。

上午10点30分左右,航空救援分队出发前往耿达,半小时后降落在耿达镇磨子沟,救援分队队员立即开展伤员救治工作。唐时元、佟乐两名队员对19名受到惊吓的老百姓进行了生命体征测量,并做了心理护理,对受困群众进行了病情评估和筛查。

下午13点53分,在我院航空救援分队队员的护送下,搭载着一名重伤员的金汇通航四川分公司的专业医用救护直升机降落在位于人民南路的四川大学华西校区体育场。随后,该名伤员第一时间被送回华西医院进行救治。该伤员为46岁男性,初步诊断为右侧胸腔挫裂伤、血气胸、多发性骨折,生命体征暂时平稳。华西医院医护人员对此次转运的两位伤员进行了进一步检查和救治,目前两位伤员已经转入骨科病房进行治疗。

成都市眼科质控中心成功开办“成都市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学习班”

    为促进超声乳化手术发展进程,成都市眼科质量控制中心于8月16-18日期间在市三医院组织召开“成都市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学习班”。学习班邀请到多位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方面颇具经验的专家就相关知识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包括围手术期的手术管理、超声乳化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及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处理等主题。理论教学完成后,与会者在授课专家的指导下展开了动物眼显微操作。    

本次学习班深度结合临床工作实际需求,同时采取专家一对一指导操作方式,深受与会医生欢迎。学习班的成功开办,在帮助基层眼科医生提升能力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区域超声乳化手术同质化的进程。

“空中120”让四川空中医疗急救逐步成为常态化

8月13日18:05分,经过1小时50分钟的高空飞行,全身多处骨折、失血性休克的19岁农村小伙子通过空中急救顺利从九寨沟降落在成都港泰通航大厦,5分钟后抵达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这是自长宁地震首次启用成都市城市航空医学援助平台后,第一次将航空救援应用于日常急救,是成都市空中急救日常化的重要转折点。

据参与此次空中急救任务的四川省人民医院空中急救分队队员、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陈锋介绍,患者是19岁农村小伙,昨晚在工地工作时被落石砸伤,右侧肢体多处骨折、骨盆骨折、失血性休克,被送往九寨沟县人民医院。因伤情太重,当地治疗条件有限,于13日早晨请求空中急救。四川省人民医院空中急救分队接到命令后紧急出动,于今天中午12点从成都飞往九寨沟,与当地医院交接伤员后,16:15从九寨沟起飞,途中克服天气、高原等困难,将患者从九寨沟安全转运回来。

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仍十分严重,正在积极救治中。

成都市城市航空医学援助平台于2018年10月30日正式成立,是四川省人民医院与上海金汇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汇通航)、四川港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的。“整个空中急救耗时1小时50分,比陆地转运提高了3-5倍,大大缩短了救援时间,生存率提高,降低了致残率。使急救更加平稳、安全。”四川省人民医院应急办主任科员、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总协调黄雷说。

此例空中急救的顺利完成,标志着由四川省人民医院牵头的成都市城市航空医学援助平台,以成都为中心,正逐步开始辐射全省,航空救援已不仅仅服务于灾难救援,也可以服务于日常急救任务中的急危重症伤病员,整套空中急救工作机制和体系更加完善,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成为真正的“空中120”。紧急情况下,群众可直接拨打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电话028-87393545、028-87393554,请求空中医疗急救。

华西国际远程会诊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8月1日上午9时,特需医疗中心下设的“华西国际远程会诊中心”在爱医传递(MoreHealth)机构协助下,通过互联网与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进行了中心首例国际远程会诊,标志着“华西国际远程会诊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这也是建设四川省国际医院的重要举措。

国际顶级肺部肿瘤专家、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胸部肿瘤科主任Charles M. Rudin教授和Bob T. Li教授应邀,与我院胸部肿瘤科黄媚娟教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罗凤鸣教授,特需医疗中心廖晓阳教授、雷弋副教授共同参与会诊。

中美双方医生及患者家属通过线上实时视频,对本例中国籍患者的疑难危重、侵袭性小细胞肺癌病例进行了深入充分讨论,现场查看影像学和病理学报告,并结合患者身体状况给出综合治疗评估和建议。会诊持续38分钟,美方医生为患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国际顶级治疗方案,双方医生及患者家属反响良好。我院后续将按照国际会诊建议,落实具体实施方案。

特需医疗中心“华西国际远程会诊中心”凭借华西医院自身专业优势,对接美国前5%,以及日本、欧洲顶级医生资源,以华西医院为枢纽实现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的协同整合,致力于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国际最佳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中心下设国际医疗医护团队,负责从患者提出服务申请、整理病历、筛选满足患者需求的国际顶级专家到协助患者完成医疗咨询并做出评价的整个服务过程。在华西国际远程会诊中心平台,我院能够与国际顶级医疗机构在临床诊疗、学术交流等方面进行直接对话,进一步扩大了华西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为未来的国际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公司优势

  • 成都晶博义肢有限公司义眼(假眼)定制中心是原成都星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我们致力于西南地区的义眼咨询,定制服务。我们拥有完善的售前、生产和售后体系。
  • 成都晶博义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义眼 (假眼) 制作师,定制义眼采用日本纯进口材料定制.产品适用于因外伤、母细胞瘤、先天性眼球萎缩等眼部受损的儿童、中青年及老年患者。我们会根据病人穹窿空间,按照健眼的形状大小、虹膜、血管分布状况为您量身定制。我公司出品的义眼具有良好的光泽度,逼真的效果和舒适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