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医院援莫医疗队完成莫桑比克首例泌尿外科日间腹腔镜手术

8月28日,中国第22批援莫桑比克医疗队员、华西医院泌尿外科金涛副教授和肝脏外科陈克霏副教授密切合作,成功完成莫桑比克首例泌尿外科日间腹腔镜手术。

患者为莫桑比克距马普托市480公里的伊尼扬巴内省青年男性,10余年前于当地医院体检发现右肾包块,当时未予处理。1年多前包块逐渐长大并出现右侧腰部胀痛,于是转院到马普托中心医院诊治,CT提示右肾囊肿(12×15厘米),但不能排除肿瘤可能。

由于莫桑比克缺乏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所以马普托中心医院医生建议开放手术处理,但开放手术创伤大、风险大、恢复慢。援莫医疗队金涛队长仔细阅片后认为,患者右肾肿瘤可能性小,建议采取腹腔镜微创手术来处理,这样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效果良好,同时做好右肾占位是肿瘤的手术预案,不排除中转开放手术甚至右肾切除可能。

由于这是莫桑比克第一台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医院、泌尿外科和手术室均高度重视,麻醉科Emilia主任和医疗队秦素兰主任医师共同负责麻醉,泌尿外科专家Amancio扶镜,医疗队陈克霏副教授协助手术,医疗队段勇现场翻译。泌尿外科全体医生、古巴援莫专家、手术室护士长、普外科主任、医院宣传部负责人均到现场观摩手术。

在缺乏泌尿外科专用手术床、腹腔镜视野小且模糊、气腹压不佳的情况下,金涛副教授和陈克霏副教授借助我院捐赠的安和超声刀一边进行手术、一边教学,从腔镜打孔、后腹膜视野的暴露及相关解剖层次一一详细讲解,不到30分钟即顺利完成右肾囊肿切除术。

这是莫桑比克马普托医院首次引入先进的日间手术诊治模式,门诊完成相关术前检查,入院即手术,以前需要住院半个月的病人,术后第一天便康复出院,极大的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节约了医疗资源。

由于以前该院泌尿外科没有腹腔镜手术经验,对本次手术能否顺利完成存有疑惑,医疗队金涛队长在术前进行了“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技巧”专题讲座及日间手术理念宣讲,极大地增强了当地医生的信心,保证了本次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全体医疗队员的通力协作下,完成了莫桑比克第一台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同时宣传了日间手术的先进理念,转换了当地医务人员的思维模式,受到马普托中心医院各级领导、医生及患者的广泛赞誉。

眼底病患者的福音!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引进州内第一台玻璃体切割机!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迎来特大喜讯。首台,首台,首台玻璃体切割机已经成功安装于医院外科大楼眼科手术室。它的名字叫“小玻”。小小的身体,大大的用处。

1、玻璃体切割机长什么样?

目前世界主流玻切机:美国爱尔康Constellation

2、玻璃体切割机有什么用呢?

请问您是否有眼前黑影飘动,闪光感,眼前遮挡感,眼前一片红的感觉?

如果有,那么您很有可能患有了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等疾病,这个时候不管你打多少针,吃多少药都无济于事,只会让病情越来越严重。

正确的方式是正规医院就诊,只有可爱的“小玻”可以救你哦。

其实“小玻”小小的身体,有大大的用处,慢慢再一一讲解。

3、那什么人容易患上视网膜脱离?什么是玻璃体积血呢?

高度近视、眼外伤、糖尿病、高血压、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容易患上视网膜脱离 。

当玻璃体内的血管破裂就形成玻璃体积血了。

牢记初心使命 共护儿童健康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举办第十一期“科普健康讲堂”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号召,深入践行健康中国2030战略,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医学常识,掌握更多健康知识和急救技能,8月27日上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围绕广大市民最关心的问题“儿童健康”展开了第十一期“科普健康讲堂”活动,吸引60余位学生及家长参加。

本次活动通过现场参观、亲身体验、讲座交流等方式开展。活动开始,小朋友们穿着定制的“白小褂”,带着对医院的好奇,首先参观了急救车,并在医护人员的讲解下了解了它的构造、用途及用品配置,之后又进行了心肺复苏的技能学习及操作。“麻醉危险吗?”“麻醉药会影响智力吗?”“麻醉只是‘打一针’吗?”……通过麻醉科医生生动形象的互动教学,逐一打开了学生及家长有关麻醉“谜团”。眼科医护人员带来的护眼科普知识讲座,则为小朋友们解读了关于“眼睛的秘密”,同时现场体验了视力检测及色彩测试等项目。活动结束后,家长和小朋友们反响热烈并纷纷表示,学到了很多平时课堂上学不到的医学知识,受益匪浅。

下一步,市三医院将积极响应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践行健康中国行动,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继续创新健教方式和载体,把牢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落脚点,把守初心担使命落到实处,不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在省人民医院历经7次手术 长宁地震最重伤员顺利康复回家

8月27日上午,经过省人民医院70天的精心救治,四川长宁地震航空救援的首个地震伤员,也是此次地震伤情最重的伤员刘昌金顺利出院。上午八点半,在骨科三病房,换好新衣服、新鞋的刘昌金坐在床沿上和骨科主任胡豇聊着天,右腿还有些肌力不够,但拄着单拐,刘昌金已经能够自己行走了。“我能走20分钟了。”

听说刘昌金今天出院,邓绍平院长也一早来到病房,多次参与刘昌金会诊的他特意来看看这个倾全院之力奋力抢救的重伤患者,叮嘱骨科康复医师做好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训练指导,并为刘昌金送上鲜花。

当时在飞机上护送刘昌金的EICU医生杨子含,还有在EICU朝夕相处、精心照顾他的曾霞护士长也专程赶来与他道别。刘昌金一一握着医务人员的双手,心情激动,不停地说着“谢谢”。

从6月18日航空转运到 省人民医院 的70天里,他辗转急诊ICU、骨科康复科、呼吸科住院治疗,度过重重难关,先后经历介入手术、剖腹探查肝修补腹腔冲洗术、骨科天玑手术等大大小小7次手术。连他自己和家人都觉得,能活过来并且恢复得这样好,的确是一个奇迹,“感谢四川省人民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目前,他借助拐杖下床活动和上下楼梯都没有问题。

他是成都市城市航空医学救援平台首次启用后转运的第一个危重伤员

6月18日下午6点33分,在四川省卫健委的统一指挥下,长宁地震最严重伤员刘昌金顺利通过航空救援转运到成都。这是成都市首个城市航空医学救援平台投入使用后进行的第一次灾难救援,该伤员也是长宁地震后首个航空转运的伤员。

地震发生时,56岁的刘昌金独自在家,被倒塌的墙体砸伤,导致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此次地震中伤情最严重的伤员。由于出血未控制,外科手术风险极高,在 省人民医院 5G救护车的大力帮助下,经前线与医院专家组多次实时5G视频会诊、讨论,现场救援队专家与院内专家组大胆科学决策,启动航空救援,转到我院救治。

他是全院多学科通力合作创造的地震危重伤员救治奇迹

在确定伤员将转到医院救治的消息后,医院根据多次地震救援危重伤员的经验,迅速调配相关医疗资源,以最快的速度做好迎接伤员的准备。

18:50救护车抵达医院急救中心,伤者被迅速推进抢救室,进行多科会诊评估和进一步检查,和空中转运实现了高效、安全和全程无缝对接。

伤员到达 省人民医院 急救中心后,急诊创伤医学、重症医学、放射介入、骨科胸外科肾内科、麻醉科组成的一流专家团队早已等候在抢救室,多学科密切协作。伤员入院前已输入10000多毫升血,相当于全身换了4次血。止血成为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经专家组会诊讨论,6月18日晚7点50分,我院放射介入中心谢坪团队历时90分钟,采用微创介入手术,对伤员肝脏、盆腔部位进行栓塞止血,手术完成5分钟后再行检查,未再出血。为下一步手术做好了重要保障。

18日23时,器官移植中心肝胆外科组、胸外科急诊外科、麻醉科联合为伤员进行剖腹探查、肝修补、腹腔冲洗术。术中见伤员右肝有一个长10cm、深4cm不规则裂口,腹腔积血和血凝块3500ml。术后,伤员被送入急诊重症监护室严密观察和救治。

6月19日9:00,医院成立了以邓绍平院长为组长,王莉曾俊副院长为副组长,急诊创伤医学、急诊重症医学、肝胆科、骨科肾内科感染科超声科、放射介入、护理部等临床专家为成员的地震伤员救治小组,每天上午、下午各进行一次大会诊,严密监护,尽全力救治伤员。

他是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理念的成功案例

6月20日11:30,骨科团队为伤员进行了左侧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同种异体骨植骨术,并进行天玑机器人辅助下右侧骶髂螺钉、髋臼前柱螺钉、髂骨随意螺钉固定术。手术用时2小时30分钟,术中出血仅150–200ml,伤员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非常成功。顺利实现了精准、微创的手术目标。

术后第二天,骨科康复团队第一时间介入治疗,真正将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理念运用到地震伤员救治中,为伤员的后期康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刘昌金在骨科还进行了多次手术,也到康复科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当医生告诉他可以站起来的时候,他自己都还不敢相信能恢复得这么快。

刘昌金在长宁开有一家凉糕店,葡萄井凉糕,是远近闻名的特色小吃,就在5月,刘昌金做的凉糕,还参加了“四川名小吃”的交流。说起凉糕,刘昌金的话明显多了起来,“回去好了肯定还要继续做凉糕!”

从前方应急快反小分队前期处置、远程会诊,到顺利完成航空转运,再到院内多学科集中救治,在这例地震极危重症伤员的救治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了无缝对接,充分体现了我院以伤员为中心的一体化医疗救治水平和能力,创造了地震危重伤员救治的医学奇迹。

南充市中心医院举行第二届中国医师节表彰大会

\

8月23日下午,南充市中心医院在第一学术厅召开了第二届中国医师节表彰大会。院党委书记郑和平,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彭海涛分别讲话,200多名医师受表彰。
     院领导和全体中层干部、党总支书记、医疗组长、获奖代表、医师代表等共300余人参加表彰大会。

\
\
\
\

   
     郑和平主持大会并讲话。他说,中国医师节的设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医师队伍的关怀和期望,也体现了全社会对医生这个神圣职业的尊重与信任。医院举办“中国医师节”表彰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全院医师享受节日的快乐,增加工作自豪感,感受职业幸福感,同时也是为了激励广大医师学习典型、争先创优,努力提高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全体医师在消化内科主任周晓晴,神经外科A区主任何家全的带领下重温了中国医师宣言。副院长冯刚宣读了《南充市中心医院关于第二届表彰优秀医疗团队和个人的决定》。刘仕强等10名同志获“十佳医生奖”,马一丹等90名同志“优秀医师奖”,王宝福等10名同志获“优秀医德医风医师代表奖”,赵菊花医疗组等34个医疗组获“优秀医疗组奖”,尚彪等30名同志获“临床技能竞赛奖”,文世民获“医疗贡献奖”。院领导分别给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奖,获奖代表刘仕强、马一丹、何振兴分别发言。

彭海涛讲话时,首先代表院领导班子,对全院医师致以节日的祝福,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彭海涛指出,在医院发展的光辉历程中,全院医师团结一致、精诚奉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院医师要具有“家国情”,时刻不忘初心,在感恩中砥砺前行;要具有“时代眼”,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用精准的眼力、长远的眼光不断开拓创新;要具有“专家梦”,用专业、专注的精神,不断探索医学高峰,行稳致远。
   彭海涛号召全院医师继续发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时刻牢记“办党和人民满意的三甲医院,建国内一流区域医疗中心”的奋斗目标,为医院的长远发展、为实现健康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

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发函感谢华西医院心理专家在世警会中的贡献

8月23日,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领导专程来到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对心理卫生中心在世警会期间,每日派出专业医务人员在高新赛区心理安保服务站开展心理咨询及心理急救工作表示感谢并致感谢信。

2019年8月8日-18日,成都市举办第十八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远动会。为使广大参赛队员及工作人员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参与各个赛事和各项工作,受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邀请,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派出张霓、孟雅婧、窦翊愷、李凌飞、肖洪奇五名医生全程参与世警会心理安保服务站工作。大会期间,他们时刻关注参赛运动员、家属以及工作人员的各种躯体及心理不适,主动提供心理咨询并及时给予诊断与处理,他们忘我的敬业精神、高超的职业技能、严谨的工作作风,给世界各国参赛人员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同时展现了华西智慧,弘扬了华西精神,获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参赛人员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