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医院成翼娟教授参加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主题彩车活动光荣归来

10月2日下午,3U8884次航班缓缓降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在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中,登上16号“众志成城”彩车的华西医院原护理部主任,第44届南丁格尔奖章、“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获得者成翼娟教授一走出航站楼,就受到同事们的热烈欢迎。李正赤常务副书记带队,党办、院办、宣传部、护理部、护理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到机场迎接。

作为当年参与汶川地震救治的医护团队的一员,成翼娟回忆起和他们站上主题彩车,思绪万千,“我觉得这是肯定了全国护士在灾害救援中的重要作用,走上彩车,这不仅仅是我的荣誉,也是给全中国四百万护士的荣誉,给我们护理人点赞。”巧合的是,出生于1949年的成翼娟,今年也刚好70岁,与新中国同龄。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当时正在北京的成翼娟第一时间搭乘飞机辗转回到成都,投身紧张的救援工作,持续奋战数十个日夜。正因为此,她作为“众志成城”彩车中唯一一位女性,也是唯一一位护士出现在了群众游行活动的镜头中。

成翼娟登上彩车的消息,通过镜头传到了全国医务护理人员眼里,一时间,点赞、感动、振奋、祝贺的消息刷爆了成翼娟的朋友圈。他们给她留言道:“当象征白衣天使的燕尾帽出现在彩车上时,我们与您一样感动!”“您是我们护理人的骄傲!”……成翼娟说,在彩车上除了激动和震撼的之外,她深深的感觉到了对自己职业的崇敬和自豪感。成翼娟表示,未来将继续为全国培养医务、护理方面的人才,为新时代的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成翼娟教授参加四川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座谈会并发言

9月29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成都召开四川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座谈会。来自四川省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彭清华书记作主题讲话指出,四川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是一片充满红色印记的革命热土。巴蜀儿女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新中国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拼搏实干、砥砺奋进,巴蜀大地“旧貌换新颜”。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城乡面貌实现历史性跨越,基础条件实现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实现历史性跨越,民主法治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

彭清华强调,当前,四川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正处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动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经济新高地;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满足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座谈会上播放了专题片《与共和国同行》。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省作协主席阿来,省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得者、凉山州甘洛县扶贫开发局局长谭柏,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许强,国际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我院原护理部主任成翼娟先后发言。大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各自所在领域7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共同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祝愿天府四川美丽和谐、祝愿家乡人民幸福安康。

四川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领导,省法院院长、省检察院检察长,正省级离退休老同志,驻蓉副军级以上单位军政领导,省直各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中央驻川机构、在川企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受到省级以上重要表彰的先进模范代表,港澳台侨代表,解放军、公安、武警、消防英模和烈士遗属代表,中央在川定点扶贫单位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单位前方工作组代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和各阶层代表等参加座谈会。

省人民医院心衰中心开展“9.29世界心脏日”患教活动献礼祖国70华诞

在祖国70华诞之际,适逢9.29世界心脏日,作为心脏健康的保护者,省人民医院心衰中心组织了系列健康活动,为祖国生日献礼。

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心衰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给心血管临床尤其是心衰专业医务人员提出巨大的挑战。防治心衰不仅是医务人员的职责,更需要病友甚至全民的参与配合和预防。

为此, 省人民医院心衰中心组织开展了9.29世界心脏日大型心衰患教活动,200多名心衰患者前来参加,心衰中心孔洪主任、王文艳主任医师等向患者进行心衰基础防护管理知识的宣教,讲解心衰的自我管理和预防措施,包括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随访管理要点等。现场患者踊跃提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借此契机,成都市多家医院的心衰专业医师也来到 省人民医院 心衰中心病房,参加孔洪主任组织的心衰现场教学查房和学术讲座,并进行生动的病案分享讨论,增强了各兄弟单位心衰管理的规范化意识,提高了心衰临床治疗的专业技能,同时也促进了心衰治疗的理念共享与交流。

央视点赞!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传帮带”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9月24日央视的《朝闻天下》提到:今年全国1007家城市三级医院,派出6174名医生采取组团式支援县级医院,今年上半年94.5%的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得到妥善治疗,并对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传帮带”扶贫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一起来看看吧!
为把扶贫任务落到实处,2018年1月,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与德格县人民医院签订了“传帮带”协议书,长期派驻德格县队员达16名。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领导带领驻点帮扶队员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信念,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全责上肩、全力以赴,根据贫困村镇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充分利用发挥我院医疗和托管优势,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科学合理地进行精准扶贫。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赵聪院长说:精准对接老百姓在当地的医疗需求,我们积极引进一些诊疗技术,来开展一些新的学科。

两年来,在德格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有力支持下,全院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托管和“传帮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受社会好评,充分彰显了医院公益职能和责任担当。

“五个第一”突显工作成效

按照“传帮带”协议,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选派了10名优秀医务人员驻县医院开展工作。一是积极参加临床诊疗工作:全年诊疗患者13378人,参加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324次。二是全力开展“传帮带”工作:全年举办学术讲座139次,业务培训173次,教学查房407次。

我院通过远程教学行动,建立了稳定的“互联网+医疗健康”远程教育平台和远程会诊平台,以提高当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技能和诊疗水平,并让当地的患者不用远途奔波就能得到优质专家的诊治。开展远程视频会诊23次,远程培训7次,培训人员超过100人次。
2018年,我们率先在甘孜州18个县级公立医院中实现了“五个第一”。一、在康巴高原贫困地区投资145万元建立第一个开科运行的现代化ICU,已收治危重患者十余名,成功抢救一名来自台湾的自驾游医生,改变了以往危重患者只能转到600多公里以外的康定去就救治的局面。二、成立了独立的儿科住院部和儿童保健门诊,成功救治一名体重仅1kg的极低体重新生儿,结束了康巴高原儿科疾病“只治不防”的历史。三、建成了第一个县医院官网和微信公众号,也是州内唯一一家有资格进入了数字化医院评审流程的县级医院。四、在甘孜州北麓地区第一家获得了继续教育学分授予资质的县医院。五、建成高原中心供氧系统,患者吸氧费用由原来日均最高648元降到40元。

强化“四项保障”实现“五大目标”在“传帮带”工作中我院还将继续强化“四项保障”,进一步推进“五大目标”的实现。“四项保障”即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待遇保障,协同保障。院长、党委书记、副院长带队先后7批次43人次赴德格县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和督导,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机制建设,建立工作清单,明确各部门职能分工和协同职责,确保“传帮带”工作高效、有力、有序的推进。

“五大目标”即人员素质明显提高,管理水平逐步提升,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脱贫奔康动力增强,群众健康得到保障。我院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核心,严格实施九大行动。围绕怎样精准“传”、精准“帮”、精准“带”,和德格县人民医院共商制定《2019年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实施计划》,通过完善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体系,加强“传帮带”工作,努力实现“五大目标”。

市三院参加成都市卫健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题宣传活动

    9月23日,由成都市卫健委主办的“献礼70周年·成都市卫健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题宣传活动”在武侯区梦想剧场举行,市三院党委书记张孝轩率职工代表参加。

    专题宣传活动以“献礼70周年”为主题,以具有代表及深远影响的十大成都卫健事业大事记为主线,回望了70年间一代代卫健人的奋斗史。其中,成都建立首个区域医联体、梁益建荣获“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两大事件均与市三医院相关联。经过4年发展,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蒲江医联体,已建设为由市三医院为牵头,蒲江县人民医院为枢纽,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的“1+1+N+n”纵向紧密型互通式医联体,县域内就诊率连续稳定在90%以上,逐步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分级诊疗新格局。而梁益建则是作为榜样展现了当地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勇攀高峰的精神面貌,为培育尊医、珍医、助医的城市土壤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活动现场,市三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吴剑作为“明星医护”代表上台,讲述了自己一家三代从医的故事,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一代又一代医者对于“妙手仁心”四个字的传承。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市三院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质量、学科、人文三大战略为高质量发展持续续航,剑指区域医疗中心核心作用,为“健康成都”新名片打造贡献力量,共同描绘“2030健康中国”新蓝图。

2019年第四届华西国际护理学术会议顺利举行

9月21日,由华西医院护理学院、华西第二医院、华西口腔医院、华西第四医院以及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联合主办的2019年第四届华西国际护理学术会议在成都顺利举行。

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泰国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23所护理学院的158名海内外知名护理专家及1000余名护理同仁参会,会议共计收到海内外投稿857篇。

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吴欣娟、四川省科技厅李粟璇巡视员、我院李为民院长先后致辞。开幕式由华西医院 万学红常务副院长及护理学院李卡执行院长主持。

李言荣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川大护理学为学校建设最好医科提供了有力支撑,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能够更好地汇聚各方智慧,共同促进护理事业和护理学科的发展。吴欣娟理事长肯定了华西护理在我国护理学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期望广大护理人在面对当前健康中国的新任务、新要求时,积极探索,不断前行。李粟璇巡视员希望华西护理团队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建立完善护理学科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机制,为中国及世界护理学科发展提供新动能。

李为民院长总结了数代华西护理人在师资建设、人才培养、临床服务、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已获得的卓有成效的创新与发展。他希望华西护理团队能坚持做好护理学科“六个一流”建设,为打造具有“世界一流、中国特色、川大风格、华西烙印”的学科品牌而不懈努力,并强调全体护理人应牢牢树立大局意识,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广的视野发展护理学科,提升护理水平,努力实现全人类健康的伟大目标。

本届大会以“传承创新、学科协同、引领发展”为主题,分设护理教育、老年社区护理、慢病管理、护理管理、质量安全、灾害急救与重症护理、循证护理、围术期加速康复、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安宁疗护、口腔护理12个分会场。大会围绕学科建设,通过主题发言与高峰论坛形式,就护理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临床服务、质量安全、专业发展、护理管理和长期照护等多个护理学科热门议题进行了多角度和全方位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