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骨科专家莅临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指导交流

10月16日,来自美国马里兰州格伦伯尼市的骨科专家Dr.Amir Reza.Moinfar一行莅临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交流访问,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陈志超医生及科室代表陪同访问。

Moinfar教授一行参观了骨科病房,与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代表们对患者情况进行讨论,Moinfar教授亲切询问患者身体情况、为患者提供温馨的术后建议并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病房参观完毕,在骨科学术厅举行了小型学术讲座,Moinfar教授为大家做了经验分享,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副主任陈志超以一例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病例做了分享,Moinfar教授对此项案例进行点评并与大家展开了深入讨论。

随后,Moinfar教授现场指导ACL重建假骨操作并耐心示范,在场代表们饶有兴致,认真观摩。最后Moinfar教授一行到手术室参观指导,为手术提供了宝贵建议并对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技术称赞有加。

此次Dr.Moinfar教授一行的来访,为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医护人员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科室将以此为契机,继续高质量推进学科建设发展,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诊疗服务。

讲师介绍:

Dr.Amir Reza.Moinfar教授就职于美国马里兰州格伦伯尼市的骨科与肌骨专家诊疗中心,从事膝关节和肩关节的运动医学以及开放手术20年,专注于膝关节韧带损伤和肩关节不稳。

Dr.Amir Reza Moinfar1999年毕业于美国乔治城大学医学院,并获得博士学位,2000年通过美国国家医学考试委员会考试,取得专科医师资格,2005年在杜克大学肩外科和运动医学大学医学中心取得专科医师证书,2007年通过美国矫形外科委员会考试,取得专科医师资格,主要从事于运动损伤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康复。

华西医院放疗科物理师团队在第七届国际放射治疗计划大赛中获得佳绩

近日,第七届“2019 Radiotherapy Plan Competition”国际放射治疗计划设计大赛落下帷幕。

国际放射治疗计划设计大赛是放疗知识库(Radiation Knowledge)组织的公益项目,受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认可,已成功举办6届,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极高影响力。2019年比赛首次由Chinese Society of Medical Physics主办,Radiation Knowledge协办,共有超过97个国家和地区约1300人报名参赛。

比赛于2019年7月15日正式启动,分为“临床计划设计”和“治疗计划质控”两部分竞赛内容,以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作为计划设计样本,对肿瘤靶区处方剂量和危及器官剂量限量要求极其严格。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激烈角逐,专家组最终评选出20个优秀计划进入获奖名单,华西医院放疗科3名医学物理师比赛成绩进入全球前20名。其中,赖佳路物理师、赵建玲物理师和徐庆丰物理师分别以96.524分、96.400分和96.227分优异成绩位列全球第10名、第14名和第17名,华西医院成为此次全球大赛中获奖人数最多的单位。值得一提的是,华西医院3名参赛物理师包揽了Raystation计划系统亚州地区第1、2、3名(全球第2、3、4名)。

此次比赛取得的优异成绩展现了华西医院放疗科物理师团队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精湛的业务水平,体现了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团队精神。

链接:

物理师是放疗计划的设计者和放疗质控的实施者,同时还担负着放疗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的重要职责。他们是一群“守护”放疗安全的幕后英雄。“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是在专用计算机系统的帮助下确定射线的照射方式,对不同肿瘤靶区治疗方案的剂量分布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选取对肿瘤治疗最为合理的剂量分布方案的过程。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是放疗技术特别是精确放疗技术实现的中枢环节,直接影响放射治疗的精度。“放疗质控”是指物理师依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对放疗设备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控制,以保证放疗设备高精度地运行,进而准确实施放射治疗计划,保证患者疗效。

第二届金沙药学高峰论坛在蓉举行

图片 2

开幕式由论坛执行主席、省人民医院药学部童荣生主任主持。 省人民医院 王莉副院长,四川省药学会理事长、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临床药学与药事管理学系主任蒋学华教授,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药政处李阳处长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管中心药械处赵靖处长分别致辞,高度评价了 省人民医院 创新智慧药学服务、加强药师队伍建设、提升合理用药监管、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等工作,对药师队伍的建设以及在合理用药中发挥的作用和价值提出了殷切希望。

图片 33

开幕式上,王莉副院长为赵杰主任委员颁发了“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学学科顾问”聘任证书。

图片 3

赵杰主任委员代表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授予 省人民医院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学员)中心”牌匾。

图片 4

随后,参会领导共同为 省人民医院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学员)中心”首届师资培训班启动开班。

图片 6

开幕式结束后,进入论坛报告环节。主会场和三个不同主题分会场大咖云集、学术氛围浓郁。来自省内外的临床药学以及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成都,共享学术盛宴,共议药学发展,就“智慧创新”展开热烈讨论,为推动我国临床药学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系列活动

为积极响应国家2019年“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全国大型义诊活动号召,贯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在“世界精神卫生日”期间举办了系列科普宣教暨义诊活动。

2019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行动”。10月9日,心理卫生中心联合门诊部在临床教学楼多功能厅举办了“华西健康大讲堂”儿童心理健康讲座,347人现场积极参与,约八万人通过直播在线聆听了讲座。

10月10日,精神卫生日当天上午,心理卫生中心党支部联合特需/全科、皮肤性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代谢科等科室在芳草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广场开展了“庆国庆、强基层、心身健康幸福一生”芳草社区-华西医院主题多学科联合义诊。华西医院各科室和芳草社区共计40余名医护人员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还未开始,前来问诊的群众早早排起了长队,其中还有不少从都江堰、龙泉、温江等地慕名而来的患者。活动现场,医护人员用丰富的临床经验耐心为群众答疑解惑,针对不同情况给予医学建议,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到了义诊截止时间,现场群众热情依旧,仍有数十位群众未看诊,医务人员不顾时间,坚持为到场每一位有需要的群众看诊完毕,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活动共计为600余名群众提供了实用的医疗帮助,人们纷纷为此次义诊点赞,希望以后能举办更过的此类活动。  

此次活动中,华西医院医务人员充分发扬了“关爱、博爱、奉献”的精神,唤醒了群众关爱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的意识。今后,多学科将继续不定期深入社区开展义诊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及保健需求,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

强化学术高端交流促进学科高质发展市三医院举行肺部肿瘤MDT交流会

    10月8日,为进一步提高对肺结节综合诊疗技术水平,加强学科建设力量,市三医院于院内举行了“肺部肿瘤MDT交流会”。会议由市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肺结节MDT团队内科组组长殷俊担任主席并主持,特邀台大附属医院胸腔内科陈崇裕教授为嘉宾讲者出席,与院内多学科医护人员进行交流。

    会上,陈崇裕教授就台湾肺结节MDT的组建及发展进行了经验介绍,同时以临床数据切入进一步深度解析。之后,就市三医院医生分享的病例,陈崇裕教授与来自普胸外科、呼吸、影像、病理等学科的专家一道,从影像学特征、手术切除方案、病理学判读、基因检测、传统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不同层面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最后,由市三医院肺结节MDT团队外科组组长杨懿作代表,就医院肺结节多学科诊疗团队的建设及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发言。作为市级公立医院率先成立的肺结节MDT团队,经过前期扎实稳步的工作推进,在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上赢得了业内同行和就诊患者的双重认可。

    交流会的成功开展,搭建起了领域内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交流的平台,实现了不同学科间的良性互动,将有效推进多学科团队对疾病诊治的高速发展。下一步,医院还将通过不同形式的高端学术交流,不断提升多学科团队协作发展能力,以便为患者提供最大获益的高质量医疗服务。

市卫健委副主任贾勇一行到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调研卫生健康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成都市医疗机构国际化服务能力,优化成都市国际化发展新环境,10月8日下午,市卫健委贾勇副主任、医政处刘志刚处长、储晴曙副处长一行3人来到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调研卫生健康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医院赵聪院长、罗俊副院长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

贾勇副主任一行参观了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大厅、超声科、急诊科、外籍人士服务中心等地,详细询问了国际化服务能力建设,外籍人士就诊流程的情况。

调研结束后,贾勇副主任对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国际化的先进理念、诊疗规范、外籍人士就诊流程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三点:一是本次调研收获颇丰,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为全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医疗服务能力的唯一试点单位,具备国际化服务能力,要继续持续在医院管理、技术水平、专科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全面提升,增强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二是要保证外籍人士就诊流程通畅,方便外籍人士就医,加强双语医疗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多语种人才队伍建设储备。三是要对标国际,强化具有国际化服务素质和较高医疗技术的专家团队、应急医疗队伍建设。

赵聪院长表示,医院将在市卫健委的正确领导下,认识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创新,拓展思路,持续不断提高人员素质,进一步完善外籍人士就医流程,加强对外籍患者就诊引导,确保各环节顺畅。对门急诊、定点病房进行双语优化打造,持续加强外籍人士就诊中心建设,为成都市国际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