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冠病毒疫情心理在线干预整合平台上线!

为做好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四川省疫情心理干预省级专家组协同四川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四川省心理卫生协会、四川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心身医学专委会、四川省预防医学会行为与健康分会及等专业学会,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四川省精神病与精神卫生质量控制中心、四川省精神心理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及六大区域精神卫生中心,组织四川省内精神心理专家及时启动心理疏导预案,为不同人群提供心理援助和心理支持,缓解疫情相关心理压力,助力疫情防控。

此次构建的平台涵盖四川省全省的精神和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员,整体规划、搭建平台、分工协作,开通针对不同人群的电话及视频心理辅导,综合利用融媒体、游戏等手段,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目前平台由各专家工作组负责开发疫情心理干预资源,正在持续发布疫情科普和疫情心理相关的图文和视频,帮助群众和医疗人员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包括全省疫情心理干预相关科普宣教文章、网页、音频、视频、在线书籍等,免费的提供给公众和医务人员,一起为抗疫做贡献!该平台提供大众、青少年、一线防护人员、医务人员4类人群的在线心理危机干预,平台会根据线上咨询的情况,提供相应的自我调适建议,建议内容包括音频指导、网络咨询、电话热线、视频辅导等多种形式。短视频和心理干预游戏是平台创新性重点内容。开发了趣味答题,跳一跳等轻松小游戏,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向群众传达疫情的相关科学可信的信息,民众参与度高。该平台还提供了心理自测,新冠状病毒感染自测,该测评系统可据测评结果为接受测评者给出相应的后续行动建议。   

截止目前,四川省新冠疫情心理干预整合平台已累积招募网络连线干预/咨询志愿者379人。为保证心理干预及时性与质量,在线平台统筹各单位排班时间。所有招募来的心理干预志愿人员在开始咨询干预值班前接受统一培训,开展干预工作后得到必要的督导。

成都晶博义眼(假眼)定制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黉门街36号302室
电话: (028)85356909
手机:1808001051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首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出院

2月10日,经过了14天治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一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出院。

该名患者于1月21日来华西医院就诊,1月28日正式收治入院。“刚来的时候发烧,发热明显,面部潮红,咳嗽,因为持续发烧,也没有精神。”感染性疾病中心主任医师、主管医生王丽春介绍,患者的发热时间整整持续了8天,在正式收治入院后3天,经过医护团队的积极治疗,体温就降了下来。医护团队在出院前复查了3次咽拭子检测,患者的咳痰、粪便检测都呈阴性,高于出院条件的国家标准。出院后,患者仍需要接受两周的居家隔离观察。在这过程中,医院会对患者身体情况做24小时跟踪随访,掌握病情变化,并要求患者在两周后,回医院再接受复查。

“特别感谢医护人员没有放弃我。”患者说,刚住院时,因为对自己的病情不是很了解,他特别紧张,但是医护人员都很照顾他、鼓励他,检测的结果、病情情况都会及时跟他沟通,病情好转后他开始慢慢有了信心。出院后,医院还考虑到他在成都没有亲属和住处,还帮他解决了住宿的问题,接下来他准备好好配合居家隔离。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曾勇介绍,医院把感染性疾病中心作为专区,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共有150张床位,能够收治确诊及疑似患者。

成都晶博义眼(假眼)定制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黉门街36号302室
电话: (028)85356909
手机:18080010511

分秒必争!省人民医院大后勤鏖战12小时,完成第二应急观察病房改造

2月9日上午9时,省人民医院指挥部紧急命令:立刻启动新冠肺炎第二应急观察病房建设,确保今晚收治病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声令下,省人民医院大后勤片区全体上阵,投入到皮肤楼2楼第二应急观察病房建设工作中!

时间紧,任务重,整个大后勤片区各部门分秒必争。省人民医院主管院长靠前指挥,后勤保障部水电班组紧急改造管道电路、恢复照明、安装洁具,泥木漆班组快速粉刷墙壁,保洁工人飞速打扫,装备组迅速调试病床,物资库房火速调配物资……施工现场机器轰鸣,人来人往,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医务部、护理部、感染控制中心等部门配合下,经过12小时冲刺,完成水、电、病房、治疗室、消毒设备、厕所等功能设施的改造安装工作,2月9日晚上9时,第二应急观察病房交付使用。

成都晶博义眼(假眼)定制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黉门街36号302室
电话: (028)85356909
手机:18080010511

全国第一本关于医院在线防控疫情的图书——《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线防控的华西模式》正式出版

2月5日,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编写,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第一本关于医院在线防控疫情的图书——《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线防控的华西模式》正式出版,电子版同步正式发布,向各级医院、广大医护人员和广大读者免费开放阅读。

该书介绍了华西医院基于前期疫情防控实践经验,建立的依靠“互联网+”完成的疾病咨询、心理咨询、自我测评、居家管理相结合的医疗服务新模式。这是当前严峻疫情形势下,低风险、低成本、高效率的有效防控模式之一。该书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委书记、心理卫生专家张伟和华西医院院长、呼吸内科专家李为民担任主审。希望本书介绍的“华西模式”能给有关医疗单位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和帮助。

大家可以点击本页面附件下载全书内容。

下载请点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线防控的华西模式(全文)

成都晶博义眼(假眼)定制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黉门街36号302室
电话: (028)85356909
手机:18080010511

72人12台车组成的移动医院 国家(四川)应急医学救援队驰援武汉

2月3日晚,由四川省人民医院承建的国家(四川)应急医学救援队72名队员已完成集结,等待指令将奔赴武汉。这也是四川省派出第四批、四川省人民医院派出第三批援助武汉的医疗队。医疗队出发前,省委书记彭清华委托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前往省人民医院送行,同时检查医院防控工作情况。省政府秘书长张剡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2月4日,由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疾病控制中心、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市第十一人民医院、成都市血液中心9个医疗卫生机构72名队员组成的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出征武汉疫情防控一线。72名队员包括内科、外科、儿科老年心血管科、重症护理、医学检验等专业的医护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其中由手术车、医技车、水电车、医疗物资车、宿营车、救护车等12辆专业车辆组成的“移动医院”,后勤保障组29名队员携带较为充裕的医用防护用品,于2月4日早上7:00出发前往武汉。其他43名医疗队员于2月4日下午从铁路乘坐专列出发,预计2月5日早上7:03抵达湖北后将奔赴方舱医院开展工作。

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建于2012年,是全国第一批建设的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曾参加过芦山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云南鲁甸地震、九寨沟地震救援,代表中国政府参加过尼泊尔国际救援,是目前国内实战经验最丰富的队伍。

成都晶博义眼(假眼)定制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黉门街36号302室
电话: (028)85356909
手机:18080010511

华西医院紧急启动新型冠状病毒科技攻关

近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日益严峻。中共中央统一部署,坚定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四川省已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并迅速进入作战状态。为更好推动华西医院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疫情,华西医院紧急启动院内专项项目,由科技部组织申报、评审、立项,鼓励集中全院科研力量开展应急防治技术科研攻关。

本次启动的抗疫专项项目紧密围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基础研究、检验诊断、临床救治技术、流行病学、药物及疫苗研发和疫情应急管理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同时优先资助针对疫情防控急需、短期内能及时完成的项目。

截至申报日,共122个项目申报,其中基础研究21项、检验诊断15项、临床救治技术16项、流行病学4项、药物及疫苗研发14项、疫情应急管理52项;参与申请的临床医技科室29个、研究所(室)16个,其他职能部门9个,我院医、教、研、管各大职能体系均投入本次抗疫科技攻关申报。

2月1日下午,医院科技部紧急邀请院内各领域专家25位对本次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各位专家倾力配合,合理防护到达评审现场进行项目评审。会前,龚启勇副院长对本次攻关项目申报、及评审要求做了简要介绍。评审期间,专家们对个别项目进行了谨慎讨论,以期达到合理立项、科学资助。目前专家评审意见均已汇总完毕,后续科技部将根据评审意见对获批项目予以经费资助。

疫情席卷全国,临床医护已深入战“疫”,关键时刻科研人员责无旁贷,贡献科研力量,共克时艰!

成都晶博义眼(假眼)定制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黉门街36号302室
电话: (028)85356909
手机:180800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