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

2023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及第24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雷锋精神,践行使命担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团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部联合向全院团员青年发出“传承雷锋精神 砥砺奋斗青春”的倡议,号召全院青年同志立足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志愿服务、青年文明号下基层等活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师生员工通过无偿献血、义诊等系列活动,在全院掀起学习雷锋的文明风尚,用实际行动向雷锋精神致敬。

3月1日,院团委联合蜀道物流集团开展“弘扬志愿精神 播撒爱心火种”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活动,40余名青年同志前往青羊区特殊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传递爱与温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治疗师对学生家长进行专项培训,帮助他们深入了解特殊儿童的行为特征、心理活动以及如何应对突发状况。

from clipboard

3月2日,院团委开展“撸起袖子献热血”无偿献血活动,号召全院团员青年用实际行动向雷锋精神致敬。倡议发出当天,一线医护、医技、行政后勤等百余名教职员工积极参加,50余人献血成功,献血量超过15000ml。大家用热血守护生命,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医务工作者践行雷锋精神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from clipboard

3月5日,老年医学中心、全科医学中心、急诊科等科室以及“杏林风”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三十余人前往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新北村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传递爱与健康”青年文明号下基层义诊志愿服务活动,现场接诊人数超百余人。医护人员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查看检查化验结果,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医学生们针对心肺复苏、正确使用AED等内容为居民们提供急救基础知识及技能培训。

from clipboard

3月4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1级临床医学八年制34名本科生前往成都市大熊猫繁育基地,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学雷锋”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分组承担了维护秩序、协助管理、帮助讲解、清洁环境、协助园林绿化等工作,提升了游客的参观体验。

from clipboard

3月4日至5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02名本科生积极参与门急诊导医志愿服务。同学们身穿“华西医院志愿者”红马甲,耐心地为前来咨询的患者解疑答惑,切实解决来院就医病人及家属的实际困难,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from clipboard

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60年来,学雷锋活动蓬勃开展、持续深入,雷锋精神广为弘扬、赓续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忠诚于党、奉献祖国、服务人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雷锋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导推动新时代学雷锋活动不断拓展内容、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雷锋式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为新时代伟大变革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引导全院师生员工树立崇高理想追求,丰富拓展学雷锋活动的平台载体,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使学雷锋活动更有时代感吸引力、做到常态化长效化。

成都晶博义眼(假眼)定制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黉门街36号302室
电话: (028)85356909
手机:1808001051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荣获四川省首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称号

近日,“践行雷锋精神‘蜀’写时代新风”四川省首批学雷锋先进典型集中发布仪式在成都举行。仪式现场发布四川省首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启动2023年“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岗位学雷锋标兵”争创活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荣获四川省首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称号。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多年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始终自觉践行雷锋精神,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融入日常工作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新光芒,在弘扬新风正气、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300余名教职员工秉承发扬“拼搏创新、团结协作、爱心关怀、求真务实、博学笃志”的价值观,奋发进取、无私奉献,是救死扶伤岗位上“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作为西南地区急危重患者救治中心,急诊科始终致力于急危重患者的早期高质量抢救,年接诊量25万余人次、年抢救逾6万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持续加强重点病种绿色通道建设,并在多起地震灾害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紧急事件的救援处置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此外,急诊科还致力于带动区域内学科共同发展、青年急诊急救人才培育及科学研究工作,对基层急救技术提升开展帮扶,牵头成立了已有142家单位签约的华西急诊联盟,并连续五年获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榜学科第一名和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榜第二名,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文明号、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多项荣誉。

from clipboard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干部群众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为四川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四川省开展了首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中发布活动。30个集体和30名个人来自基层一线,覆盖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在弘扬新风正气、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成都晶博义眼(假眼)定制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黉门街36号302室
电话: (028)85356909
手机:18080010511

多“兵种”协同作战——四川省人民医院罕见病中心成立

罕见病是发病率极低的一大类疾病总称,但因我国人口基数大,患病人数并不少,现有各类罕见病患者超过2000万人,每年新增患者超过20万。2月28日是第16个国际罕见病日,今年主题是“让罕见,被看见”。

“风湿病、周围神经病、肥厚型心肌病……这8年来我是啥子病都得了一遍,幸好最终明确了诊断,解决了我的痛苦,挽救了我的生命啊!”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国际罕见病日义诊现场,转甲状腺素蛋白(ATTR)淀粉样变性心肌病患者刘阿姨激动地说。

70岁的刘阿姨2015年开始出现手指卷曲、四肢麻木等症状,刚开始以为是风湿病并未在意,后来症状逐渐加重,辗转多地求医,诊断结论均不一致。后经朋友推荐,来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专家王文艳的门诊。经过仔细问诊和查看既往病史,王文艳怀疑患者可能是淀粉样变心肌病。她立即联系相关部门和科室,启动特发性心肌病多学科会诊(MDT),患者最终被确诊为转甲状腺素蛋白(ATTR)淀粉样变心肌病。经过精心治疗,目前遵医嘱定期服药,身体情况平稳,生活质量良好。

为帮助更多罕见病患者,2月27日上午,四川省人民医院在门诊大楼前举行基因组医学背景下罕见病多学科义诊,并提供遗传学耳聋、地中海贫血、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多种疾病基因检测、遗传学筛查等,由儿科学、神经病学、内分泌学、心血管病学、血液病学、风湿免疫病学等专业专家参与义诊,基本涵盖医学领域重要罕见疾病谱。

同日下午,为全方位提升罕见病防治能力,医院成立了罕见病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杨正林为中心揭牌并担任中心主任。目前,医院已有周围神经肌肉病、儿童罕见病、心肌淀粉样变、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视网膜母细胞瘤、法布雷病等多个罕见病诊疗团队;此外,还有罕见病基础研究团队,推动阐明罕见病发病机制和药物研发,促进罕见病患者诊疗保障体系的建立与不断完善。医院致力于建设区域最有影响力的罕见病诊疗、研究中心,发挥大型综合医院多学科优势,多“病种”协同作战,为多种罕见病患者提供“一站式”高质量临床诊疗服务,为更多患者和家庭带来希望。

成都晶博义眼(假眼)定制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黉门街36号302室
电话: (028)85356909
手机:18080010511